先是一个塞王体系,然后告诉他,不推荐用,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天子守国门’吧,结果你还告诉我,他没读过书,甚至就连字都写不好。
不过有一说一,朱元璋在看完了对方的字后,确实!可能就连他家标儿的字,甚至是他家老四的字,都比对方写得要好。
李善长便向朱元璋提议道:“臣以为,此子也算是一块璞玉,若是能把他送到翰林院去待个一两年,说不定能有所长进,起码,这文章,还有这字,得先学好。”
一看李善长说得李可这么普通,朱元璋这立马想要见一见李可的心思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只是跟李善长道:“那就先安排他到翰林院去学个一两年吧。”
……
李可自然不知道自己第一次面见朱元璋的机会就这么被李善长给弄没了。
不过其实也对!
朱元璋要的是那种拿过来,立马就能用的,肯定不是李可的这种,还需要拿去调教的。
不过翰林院本来就是陪皇帝读书的地方,只要李可进了翰林院,也不怕见不到朱元璋。
以后两人相见的机会多得是。
只是这见面的时机,被延后了而已。
李可在家里无所事事地等了一天,最终也没有等来朱元璋的传召。
但好消息是,这天傍晚,他老师李善长派人来告诉他,最迟明日正午,宫里的旨意应该就会到他家里。
这到时候,他就直接去翰林院当值即可。
还叫人给李可科普了一下早上什么时候进宫,要当值到什么时候。
虽说李善长是李可老师,但是李善长每日那么多事情要忙,他也不可能天天抓着他的手教他怎么写字。
那怎么办?
李善长便只好让他跟其他翰林院的人先跟着学学,到时候,等休沐了,他再来亲手教李可。
至于接下来李可的官职嘛。
这个有点麻烦。
因为现在的翰林院没有一个官职是适合李可的。
李善长自然也跟朱元璋商量道:“陛下,您看,这给对方一个什么官职好?还是让对方以‘无官身’,留在翰林院学习?待学成后,再经过考核,再授予官职?”
朱元璋也是反问李善长,“那左丞相你以为呢?”
李善长便道:“虽说对方还要学习,但是,能够提出那样的定都策略,也算是有功,也不能说一点官身都不给,不如,就先给个翰林院典籍吧?掌本院章奏、文移之事,也可以跟着学习一下如何章奏、文移。”
朱元璋点了点头,“那就照左丞相说的去做吧!”
……
翌日。
上午九点多钟的样子,也就是隅中时分。
这宫里便有人来到李可家中宣旨,只见对方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经邦济世,首重人才:文治武功,亦赖辅弼。今有李可者,献策有功,深合朕心。朕念其智虑精详,堪当典籍之任。今特敕命,授尔为翰林院典籍,从八品。望尔恪守本分,勤勉职守,为国效力。钦此。洪武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还不快快接旨。”
对方念完,李可还在那发愣,直到对方又提醒了一句,李可这才认认真真地上前接旨。
“跪着接。”对方好心提醒。
“额……”
李可当时就在心想,自己要不要当值的第一天,就上奏说,请求陛下取消跪礼?
不过这想法太天真了。
嗨!先入乡随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