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
丝毫没有高兴,有的只有离别时的悲伤。
不过经过苏州的时候,还是被这里的景色给有点惊艳到。
算是开心了两下。
等到了明州后,李可又专门去看了看汤和。
听闻李可这小白脸来了,汤和自然也是有点惊讶。
等见过了面,才知道李可是来看他造船的,手上还有陛下的旨意,让李可可以随便参观。
其实造船这事,汤和也不懂,反正,都有工匠负责,他只需要等船造好了,就开船运粮北上就好。
找了一个副官,让副官给李可带路,看来现在的汤和还不是很谨慎。
居然敢无视他这个陛下身边的新宠。
要是李可回去说他坏话,那汤和说不定就麻烦了。
从造船工匠口中也得知,他们明州的造船技术,只能算是排在第二梯队,真正要说造船厉害的,还得是福州人。
福州人的船才是专门为远航而打造的。
把造一艘船需要多长时间,多少钱,以及运多少货,都稍稍地了解了一下。
还有亲自量了量这船的长宽,其实大部分的船,都不长,也就是十丈出头,宽的话,两丈到三丈。
登上船去,一开始没上来前,感觉这船真小,不过等上去了,你还别说,便又开始感觉有点大了。
尔后,自然也了解了一番船上的人员配置,包括他们这官府运粮的配置是怎么样的。
还有,这民间做生意的商船,又是怎么样。
不过其实得到的答案也很模糊。
毕竟他问的都是一些工匠,而工匠只负责造船,对船上的事务,其实也不一定非常地了解。
因为他们其实也没什么管理方面上的经验。
倒是问汤和给的副官,对方搞不好还能说个一二。只可惜,这是军事秘密,对方也不好随便说出去。
而除了考察造船厂,李可也考察了当地的一些富人的消费能力。
虽说是经过元末多年战争,其实有钱人还是不少的。
只是百姓过得苦而已。
你问李可为何能看出来?
李可都不用去问人家多有钱,直接看对方家里修得怎么样也就知道了。
这一个个家里的别墅、花园,还有身材婀娜多姿的奴婢,整得李可都不禁是有些羡慕。
李可抽空也去见了见当地的有钱人,然后问问他们都做什么生意。
像苏州的大部分都是地主,家里都搞养蚕业,棉花种植致富的比较多。
只可惜……
由于当初是张士诚的地盘的缘故,如今他们不少田地,都被变成官田,而官田就要比一般的民田每亩要收更重的税,相当于是土地使用性质被强行给改变了,那这交的水电费肯定也不一样,否则,这些富商们如今的日子说不定过得比此时此刻李可见到的还要滋润上几分。
若非张尚贤张检校说出来这些秘闻,其实李可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来到了鼎鼎大名的张士诚的地盘。
这地方,比应天府也好像差不到哪里去,反正有钱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