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独断(1 / 2)

这里面大确实大,却不像“殿”。

房子的正中设的不是须弥座,而是一把简简单单圈着扶手的紫檀木座椅。

两侧的四根大柱呈正方等距,约有两丈,两边都堆满了竹简文书。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广内是汉朝宫廷的藏书之所,象征着皇帝的书库,承载着帝王的书库之重。

承明,则是天子左右路寝的雅称,因承继明堂之后而得名。

广内殿的藏书之丰富,堪比古今图书的宝库。

而承明殿更是群英荟萃之地,皇帝在此接见文武百官,聚集文人墨客,所以,又称“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之士在此聚集,校理秘文,启发篇章,说是人才殿堂一点都不为过。

大司马不在,中朝以庄助为首引着尚书台、侍中、给事中等加官排成一行在左边站定。

公孙弘引着公卿排成一行在右边站定,然后,公孙弘一人慢慢走到靠近御座右侧绣墩上坐下。

这便是姜尚之后,丞相的威仪,百尺竿头。

苏文高声道:“陛下驾到!”

听到龙行虎步的声音,公孙弘这时才带头山呼:“臣等恭祝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的人整齐地俯首称臣。

刘彻走到御座边,没有坐下,只是用一只手扶着御座一侧的扶手,漠漠地望着跪在地上的人,“平身吧。”

“谢万岁!”

刘彻的目光望向了郎官桑弘羊,“说说看,有些什么上奏?”

桑弘羊立刻走入殿中央,朗声道:“启奏陛下,有御史署参奏,淮南、衡山二王谋反一案的奏本,还有弹劾皇太子……”

中、外朝官员谁的神色也没有变化,廷议开始,陛下与中朝官员一唱一和是惯例,但几乎没有什么用。

以淮南、衡山二王为例,都已经人死国灭了,参奏还能干什么?剉骨扬灰?

紧接着弹劾储君,外朝丞相府、中朝大司马幕府都没有动作,区区御史署,只是在引人发笑。

果然,刘彻直接道:“还有呢?”

“还有御史大夫李蔡报来请予廷议的盐铁策。”桑弘羊道出此次廷议的主要事宜。

“那个,那个——这个盐铁策,朕已经读过了,今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刘彻望向中、外两朝的公卿,沉着声调,“这件事,关系到朝廷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所以你们可以畅所欲言,都谈谈,御史大夫李蔡!”

李蔡走入了大殿中央,应声道:“臣在!”

最新小说: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大乾人皇:我杀敌就可以获得能力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徐吉标传 太子凶狠 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相错亦是缘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