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没说话,只是朝他笑笑,之后抱起壮壮,又问两个小的。
“阿光阿立是要跟二叔留在这看铺子,还是跟姑婆去厨房找娘?”
两个小家伙自然是更喜欢,有饭香味的厨房,当即抛下陪他们玩的二叔,跟着姑婆走了。
池鱼到厨房的时候,刚好看到刘玲玲从袖兜掏出一把钱递给柳梅。
“二弟妹,你去铁牛家看看,还有没有鸡卖。
要是有,你多买只回来。一会儿我杀了,好给娘熬汤。
要是没有,就去族长家里问问看。
我记得咱村里有好几户人家,都养了。
只是这天太冷,鸡也不愿下蛋,不知道有没有被杀。
要实在是都没有,就算了。
对了,要是有人问怎么要买鸡,你随便编个理由搪塞过去就行。
别跟人说,咱娘外出给冻晕的事。
省得这大冷天,一个个还得过来探望!”
“好!”
柳梅拿着钱,朝池鱼点了点头走了,而刘玲玲指着锅,问:
“小姑,我先给壮壮熬粥,晚上你有没有想吃的?”
小姑家的米面油盐多,菜和肉更多,做饭的选择性太大了。
以至于她一时间都不知道做什么是好,最后只能先给小的那个,用精米熬些粥。
“吃面吧,简单一些,也比较快。
对了,你多做一些。
晚些等你们娘醒了,我给她下碗汤面就成。”
“好!”
有池鱼开口,刘玲玲当即开始舀面。
池鱼一看她打算用粗面,就说:“阿野媳妇,橱柜里头还有玉米面,你玉米面跟白面各一半试试看。”
刘玲玲闻言有些迟疑,这玉米面回来第一天,她就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细腻的问题,价格压根没比白面便宜多少,她有些舍不得。
但是这东西是小姑的,她都开口了,自己肯定得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刘玲玲在做饭的时候,池鱼就坐在烧火凳上帮忙烧火。
而阿光和阿立,就挨着她烤火。
想到今天姐姐出的这事,她侧头看了一眼阿立,状似不经意说道:
“小年过后,阿立这是得三周岁了吧?”
刘玲玲不知道小姑怎么问这事,就顺着她的话,回道:
“嗯,阿立和阿光是同一年生的,只不过一个年头,一个年尾。
等阿立过完三岁生辰,翻了年到初六就是阿光四岁的生辰。”
是的,池野和刘玲玲这一对儿子,虽然按虚岁来算,是同岁,但却不是双胞胎。
两个小家伙,一个正月生,一个腊月生!
池鱼突然有些理解,姐姐为何突然会顶着风雪外出了。
中午那会儿柳梅说,要是家里也有草帘子的时候,刘玲玲虽然没吱声,但那神色,显然也是赞同的。
她跟姐姐是穿书而来的人,用了原主的身份,就下意识想对原主所在乎的人好。
而她这原身,在乎的是孩子以及娘家人。
姐姐的则是,小姑子跟儿孙。
所以,孙儿们生辰也快到了,作为奶奶,送的东西肯定是要孩子用得上,且儿媳妇也满意的。
银子,之前才给过二两,现在不可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