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有些不解,“为何?”
池巧道:“年前有一次我跟阿牧一起下山,那时候下的好像是冻雨?
当初快到那边的时候,我就听到藤绳崩断的声音。
但是当时赶时间,我就没去检查。
后来听说,刘青山休妻的时候,他们也是走这边。
本就出了岔子的藤蔓,在经过那么多人后,更脆弱了。
然后又经过几个月到现在,这风吹雨打日晒的,根本承受不了什么重力。
哪怕这边看起来还好,对岸那边,肯定也不行。
这条路,算是废了!”
一旁的陈小麦问:“大嫂,那咱们不管了?”
“咱们也管不了,回头小鱼你回去的时候,跟族长说一声。
回头让他们自己再想想,看看有没有办法。”
池鱼已经打定主意,如果这近道能重新修葺好,她又不缺钱的话,到时候拿出一笔银子来。
届时打两条粗粗的铁链,将两岸连接起来,然后在下方,修一座木桥过去。
只要铁链够粗,然后又维护的好,这吊桥怎么都比现在的藤蔓索桥耐用,且还安全!
不过此刻,她拿不出那么多银钱,所以有些遗憾。
“那三嫂,咱们回去吧?那些山葡萄,我回头绕路过去收!”
想来等阿牧回县城,还得再耽搁几天。
这时间,足够她跑一趟去收山葡萄了!
“好!”
陈小麦才应完,她们的来时路,就传来好几个人说话的声音。
池鱼听到动静,立即将姐姐收进空间。
还不等她往回走,就看到池华和刘青山等人,扛着又粗又长的新藤绳过来。
“小鱼!”
“阿华哥,你们这是?”
“这不是前段时间,我们发现这边的藤绳不耐用了吗?
你跟秦牧回来后,昨天他临进山之前,跟族长说过这事。
按照目前这太阳晒下去,要不了两个月,山下的水源会枯竭。
秦牧的意思,让把这近道维护好,到时候咱们这里下去的几个村落,都要上山来运水。
这藤绳,就必须得换上新的。”
池华说到这,铁牛也说:“昨天族长安排我们做这些事。
我们割了藤回去,让族里搓绳手艺好的几个人,熬夜将这些弄出来。”
铁牛说完这话,扔下肩上的藤绳。
池鱼看向比她胳膊还粗的藤绳,又看了眼池华等人,说:
“刚才我跟三嫂想从这下山,但发现这藤绳坏了。
手攀上去,稍稍一用力,最外围的藤蔓就直接崩断。
目前这情况,根本不可能用新代替旧。
我怕人还没滑过去,就直接掉下天堑了。”
要知道,从这边到那边,得有二三百米。
天堑底下,在以前是河流。
站在上面往下看,哪怕看不见,也能听到湍急的水流声。
而如今,水流声没了,一眼根本就看不见底。
池华还当是啥,听到这,哈哈笑道: